关于推算的中国2017年投入产出表与国家新近发布版的比较分析

一、研究背景

2019年9月国家正式发布了2017年投入产出表(下文简称“国家版”)。在此之前,应广大研究者需要,为弥补投入产出表更新周期长数据时效性差的缺点,我们曾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对201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(下文简称“推算版”)做出了更新推算。

本文试简要对比分析国家版和推算版的异同,并对推算版的质量做出评估。

二、更新方法

推算版基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201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》以及《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》的数据,分为增加值、最终使用、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等四个部分对2017年投入产出表进行更新推算。

1、增加值。因《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》仅发布了15个部门国内生产总值,因此需要先将其细分为42部门,再根据劳动者报酬、生产税净额、固定资本折旧和营业盈余进行划分。因此,我们将更新年份的“分行业增加值”数据依照2015年的比例分出42部门的增加值总和,再根据“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”的计算比例将各产业增加值总和分为劳动者报酬、生产税净额、固定资本折旧和营业盈余。

2、最终使用。根据《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》,可以得到农村居民消费、城市居民消费、政府消费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、存货变动、出口、进口总和,再依据这些项目的2015年的各产业占比,分离出2017年的42部门的最终使用。

3、总产出。推算版使用2015年增加值与总产出之比,推算2017年的总产出。

4、中间投入。2015年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矩阵与2017年的总产出数据相乘估算出2017年的直接消耗矩阵以及中间投入流量矩阵。由于这时的中间投入流量矩阵并不能保证平衡,需使用RAS方法对其进行调整平衡,最终可得2017年中间投入矩阵。

三、比较分析

为了测试推算版更新方法的合理性及准确度,我们将其与国家版进行了对比分析。比较方法如下:

其中,为国家版数据, 为中心版数据。两者格式及各单元格代表的经济意义一致,可以直接进行对比。


图1  整体比较结果分布图


图2 中间投入部分

图3 增加值部分

图4 最终使用部分

注:1)1表示国家版数据等于中心估算版数据;

2)小于1表示国家版数据小于中心估算版数据;

3)大于1表示国家版数据大于中心估算版数据;

4)等于0表示二者有其一为零,小于0表示国家版与中心估算版数据正负相反,出现结构性差异;

5)无法计算表示两者均为零(手动改为1)或中心估算版为零(手动改为0)。

6)设定0.5-1.5为合理区间。

图5  合理结果分布图

注:红色部分为位于合理区间的数据

由图1可以看出,在全部数据中有62%的数据单元位于合理区间(0.5<a<=1.5),即中心版比之于国家版上下浮动。具体到各结构,从图2-4可知,中间投入、增加值、最终投入部分数据单元位于合理区间的比重分别是55.81%、66.98%、80.76%,均高于50%。图5表示位于合理区间的单元格,可以直观地看出,最终使用部门的数据位于合理区间的个数最多,其次是增加值部分和中间投入部分。

四、原因分析

增加值部分的数据偏差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,一是国家并未发布详细的42部门增加值部分的数据,因此中心版是依据2015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增加值比例对《2018中国统计年鉴》发布的2017年增加值进行的部门划分。二是《2018中国统计年鉴》并未公布全国详细的劳动者报酬、生产税净额、固定资本折旧和营业盈余,仅在地区表上对这四项进行了划分。中心版借助地区表上这四项的比例,对2017年增加值部分进行了粗略的划分。

最终使用部分存在同样的问题。目前国家仅发布了城镇居民消费、农村居民消费、政府消费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、存货变动、出口、进口的总量数据,并没有发布分部门的数据,因此我们使用了2015年的部门比例对2017年的最终使用部分进行了估算。

综上所述,如果能有更为详细的数据来源,推算版的估算结果将会与国家版更为接近。

五、结论

总体来看,推算版的更新方法合理可行,估算质量令人满意,得到的投入产出数据与国家版相近,能够较好地反映2017年的经济状况。未来,我们将不断对投入产出表的更新方法进行改进和调整,继续估算推出2018年和2019年等各近期年份的投入产出表,提高投入产出数据的时效性,以期对广大研究人员予以帮助!